參茸研究
吉林參茸網
人參
 
                     作 者:徐孟辰、於淑蓮

摘 要:歷代山參偽品,山參與趴貨的來源,按五形全美的規定要求,對山參與趴貨進行性狀對比鑒定,結果證明必須按部頒標準,趴貨絕不能混充山參。
關鍵詞:山參趴貨性狀鑒別

人參1、山參的混亂情況
  人參是中國發現最早,應用最廣的特效中藥。從東漢《神農本草經》起,歷代本草均有詳細記載,但人工種植人參的歷史雖在明代從位如亭群芳譜.藥譜》中曾有「人參、子熟的收取,於十月下種,一如種菜法,若春初生苗時移根種之亦可活」的描述,但從無形成商品人參供藥用。直至1684年清康熙年間才開始有人工「育苗栽參」,從此產生今日之「園參」。因而可知我國在清代以前供用人參均系「山參」。清以後山參、園參共用。
  由於山參的獨特的療效和昂貴的價格,其資源自古至今一直處於緊缺狀況,藥用山參供不應求。因而山參的偽品、混充品、劣質品歷代難絕。早在東漢時期王符《潛夫論》中就記有「治病當得真人參」。其後如南北朝《神農本草經集注》;宋代《圖經本草》;明代《本草綱目》等著作均有人參的偽品、劣質品記載。而歷代藥商作弊偽造者則更多的,如:清.唐衡銓《人參考》就有「奸商邪償往往以鑲節眩人……以拼接混造……以假鑲其」;而曹炳章《偽藥條辨》則曰:「謀利之徒,偽造混售,以亂真品……有以短接長者、謂之接貨,以小拼大者謂之合貨……又以粉膠粘扎拼烘做成」此類偽品極易鑒別。如最近發現吉林產區曾有拼接山參混充,用溫水一試即現原形。但近年來由於發展「山林植參法」栽培人參,促使園參「野化」生產較多外形近似的山參,品質不如純山參的園參趴貨,即以苗趴山參。籽海山參、池底山參、移山參混充純山參銷售。

人參2、山參與趴貨的來源
   山參系指其種子自然落地或被鳥獸攜帶、鼠獸吞食而排出體外,自然發芽生長於山野林間。在整個生長過程既不被移動,又不經任何人工管理者。因此山參必須具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系山野自然生長而成,絕對無人工移動或栽培的痕跡;二是具有一定的生長年限,簡單的講就是「野和老」。按醫藥管理局第72號文規定山參商品應該是「純野山參的根部」。
  山參趴貨系指用園參種子,或挑選形體好的園參用撒種或移植的方法,栽於山野,在人工看護或管理下任其生長十年以上者。其生長年限較久的趴貨,外形極似山參。但純山參與山參趴貨在藥用價值。商品價格等方面有一定差距,不能等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中國山參的聲譽,必須嚴格區分,絕不能混充。

人參3、性狀鑒別
  由於山參自然野生於深山老林之中,在其漫長的生長過程中受環境因素的水。土、光等因子的影響,加上山參本身的生物特性,從而形成了山參的特殊形態和獨有標誌。這些特徵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所有的趴貨在人工移植。動土後都會產生生物變異,在人參體上每個部位都會留下明顯的變態痕跡。因而利用它們之間的特徵變異,是鑒定山參與趴貨的主要依據。
   在性狀鑒別過程中,本文主要按國家醫藥管理局、衛生部1984年制定的《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即第72號文「純野山參根部,五形全美」的規格,逐項檢查。
   3.1、蘆(人參的根莖部分,又稱蘆頭)
  山參:蘆頭從上數,第1上個蘆碗較圓,第 3、4、5個蘆碗在生長過程中被拉擠扁,呈牛鼻子狀,大體上這一段稱馬牙蘆。次後的蘆碗縫隙狀層層疊起來,稱堆花蘆,再向下達到主體的這一段,已見不到蘆碗,稱圓蘆。蘆頭,總體細長,端正直立,有時在寧的拉力下,拉彎了蘆頭,蘆碗緊密,四面環生,必具國蘆,呈頂段馬牙蘆,中段堆花蘆,下段圓蘆的三節蘆。
  趴貨:蘆頭較短,歪斜扭,蘆碗稀疏,交叉互生(凡蘆頭頂端轉變方向呈雁脖回頭狀者均系栽培品的特徵。
  3.2、艼(根莖上的不定根)
  山參:常呈蘿蔔根樣的錐形根和棗核狀的,兩端尖,中間粗,順生向下垂。
  趴貨:上下均勻,或下端肥大呈下墜狀;橫向伸展或上翹,如生二則為對生。
   3.3、體(主體稱體,支根稱腿)
  山參:立體形狀的根系,由於其同野草一樣,坐生於山林中,形成樹根一樣向四面伸展的立體形狀的根系,山參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形成體橫短粗,肩部寬大,呈橫體或疙瘩體。腿2條,相等或不等,上粗下細,由粗及細收縮快。二腿呈八字分開,分岔處角度大,自然靈活。
   趴貨:移山參移栽方式如同園參一樣是平臥或斜臥於土壤中,故根系不呈立體形,形成的是扇形平面體。體須長,肩部狹細;腿2∼3條或更多,粗細均勻或下端肥大呈大肚下墜狀,分岔角度小(偽造八字腿者分岔處可見拉扯痕跡)。
   3.4 紋(橫向環狀紋理)
  山參:人參的根具有向地下收縮特性,山參的根優其明顯,突出。蘆頭逐年生長,年年加長。其頂端的越冬芽卻要保持在地表下一定的位置。即蘆頭每年要加長多少,根就要向地下收縮多深,向地下的拉力由主根、腿、須和寧來完成。收縮的結果是使主根的上部形成很粗的環狀皺紋,紋溝較深,且紋溝向下,紋沿向上。橫紋從蘆根處起至全肩橫紋細密而深,呈螺旋狀環列一紋到底,橫紋僅生在肩部,下身無紋。
  趴貨:身部橫紋疏淺,延伸至體的中。下部直至腿部環紋多呈不規則中段,為不連續狀斷紋。
   3.5、須(人參的鬚根)
  山參:幼齡山參須較多,隨著參齡的增長,粗狀的參須加長,細弱的參須被淘汰腐爛,形成少許幾條細長的參須。內中木質部纖維化,使參須細長柔韌,清疏不亂,經咀嚼呈麻線狀感,經久不碎不散。提起主體,在空中摔動可聽到如同馬尾一樣的唰唰聲,稱皮條須,每年春天參須上多在固定部位上長出季節性吸收根,用以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秋天吸收根脫落腐爛,在脫落處就形成了殘痕。如此積累,在參須這一部位就形成了瘤狀物,稱珍珠疙瘩。
   趴貨:須條短齊,叢生,形如掃帚。平攤桌面散開如扇形,經咀嚼即成碎末。珍珠疙瘩不明顯。另外偽造山參中的參須常採用五加料植物龍牙木的小鬚根粘結。這種小鬚根,多疣狀突起,很像山參須上的珍珠疙瘩,只要結合部位、皮色、紋理就能區別。
  上述蘆、艼、體、紋、須五形特徵,均為純山參的特有標誌。但在具體商品中能完全達到「五形全美」部頒標準的山參並不多見,但在蘆、體、紋這三條則必須符合,否則多為非純山參。

人參4、現將趴貨的幾種情況分析如下
  4.1、老栽子上山
  指從圓參中挑選有培養前途的參苗,人工整形後埋入山林中。也有採挖到山參幼苗,棄之可惜,重新埋人山林中,令其自然生長,若干年後再行挖出,加以利用,這稱山參趴貨,又稱「籽貨」,其蘆雖較長,但蘆基部可明顯見到移栽時期的蘆頭形態,即轉蘆,無圓蘆或稍有圓蘆。
  4.2、籽趴參
  這是一種仿山參的條件而育成的人參。多選有線蘆、草蘆、竹節蘆品種的圓蘆參種子,播種子土壤脊薄的參園中,由於採用年年加土,起到向上伸蘆的作用,使參蘆直立向上無彎曲,多為線蘆、草蘆、竹節蘆品種,但艼少而小,皮較嫩,紋細較淺,群體類同。
  4.3、園參趴貨
  是選擇體形類似山參的參苗,經多次選擇移栽,最後多年趴植園中的人參,這種參一般在十二年以內,其蘆多轉,多為線蘆、草蘆、竹節蘆,其艼向上伸長是主要特徵,體較長,紋集中肩部較少,多跑紋,週身多紋,須較多,珍珠疙瘩不明顯。
  4.4、池底參
  栽培人參起收後,被廢棄的參園中,多有遺漏的未被找到的園參,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其中當年遺漏的人參,有倖存活下來的,稱為池底參。這種參蘆頭下粗上細,園參時期的蘆、體清晰可辨,體多粗糙,多粗紋,皮呈黃褐色,有部分斷腿和疤痕,艼須少。
  4.5、偽造山參(亦稱工藝參)
  偽造部位多在蘆頭的節間,用幾支蘆頭粘接成很長的蘆,多是開花蘆,另外是蘆頭的基部與主體的結合部,大部分用竹針插接。通過細看輕拉,或用放大鏡細看結合部位痕跡和溢出的粘膠劑可識別。

人參5、小結
  5.1 凡蘆頭轉向呈雁脖蘆者,凡體、腿上細下粗角下墜呈大肚狀者,橫紋為斷紋,並下延至體的中下部或腿部者,均為人工移植參的變異特徵,絕非山參,系園參趴貨。
  5.2 有的趴貨其外形接近山參,但其本質屬園參類,故不應混充山參。
  5.3 趴貨的品質明顯優於國參,劣於山參,應大力提倡,但應冠以其它商品名稱,確定其合理的價格,為廣大消費者應用,但決不允許混充山參銷售。

摘 自:《人參研究》2004年第2期
 
人參
 
返回首頁本站聲明公司位置聯繫我們關於本站網站地圖       
  深圳市福源堂參茸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深圳市濱河大道5003號愛地大廈東座1402
  業務聯繫:韓先生  移動電話:86-15943029168/13723771727
  辦公電話:86-755-83556106  圖文傳真:86-755-83397866
  電子郵件:okok99@ginseng99.cominfo@ginseng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