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鹿(Deer),是鹿科動物的總稱,在世界上的分佈非常廣泛,從赤道到兩極都有鹿的足跡,世界上有鹿科動物47種,其中,我國有鹿科動物9屬16種,它們是:
斑鹿屬的斑鹿;
鹿屬的梅花鹿,
水鹿(黑鹿)、白唇鹿、馬鹿、澤鹿(坡鹿);
糜鹿屬的糜鹿;
狍屬的狍;
駝鹿屬的駝鹿;
馴鹿屬的馴鹿;
麂屬的黑麂、小麂、赤麂;
毛冠鹿屬的毛冠鹿;
獐屬的獐(河麂)
鹿科動物分類:
哺乳綱 Mammalia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鹿 科 Cervidae
鹿 屬 Deer
我國是世界上養鹿最早的國家,也是養鹿最多的國家。我國的鹿資源比較豐富,分佈也極其廣泛。我國是梅花鹿的分佈中心和稀世珍寶「四不像」—麋鹿的故鄉。遠在先秦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就已將鹿的產品作為藥用,因此,我國也是將鹿茸作為藥用最早的國家。
梅花鹿(C.nippon Temminck)是我國鹿科動物中最為名貴的鹿種,是中型鹿,夏毛為棕褐色、黃褐色或棕紅色,週身佈滿白斑,如梅花一樣,故稱梅花鹿。
我國的梅花鹿共有6個亞種,現僅存原產東北長白山地區的東北梅花鹿亞種和四川梅花鹿亞種,四川梅花鹿亞種僅數百隻。東北梅花鹿亞種野生的已經不多,較多的是家養梅花鹿,現在全國約有40萬∼50萬隻,以吉林省梅花鹿有悠久的歷史而聞名世界。
吉林省飼養梅花鹿約有300年歷史,由於地域的隔離,生態條件的差異,在生理解剖、生產性能方面各有不同的特點,據此,又將吉林省梅花鹿分為5個類型群,它們是雙陽型梅花鹿、東豐型梅花鹿、伊通型梅花鹿。龍潭山型梅花鹿和撫松型梅花鹿。在這些梅花鹿類型群基礎上,經過人工多年選種選育,又培育成雙陽梅花鹿品系、長白山梅花鹿品系和西豐梅花鹿品系。這些鹿種具有生產能力強、遺傳性穩定等特點,對推動養鹿業生產作出了很大貢獻。
有人稱鹿為經濟動物,有人稱鹿為藥用動物,都說明鹿的經濟價值很高,一般又將有茸用價值的梅花鹿、馬鹿、白唇鹿、水鹿等稱為茸用鹿,我國藥典只承認梅花鹿與馬鹿。
馬 鹿(C.elaphus Linnaeuds)是我國鹿科動物中一鹿種,國外稱「赤鹿」,是大型鹿,因其像馬而稱為馬鹿。
世界馬鹿分為22個亞種。我國有8個亞種,分別是:天山亞種、葉爾羌(塔里木)亞種、阿爾泰亞種、東北亞種、阿拉善亞種、甘肅亞種、四川亞種和西藏亞種。
我國的野生馬鹿較多,主要在新疆、內蒙古和大小興安嶺。20世紀80年代尚不下30萬∼40萬隻,由於濫捕濫獵,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目前家養馬鹿大約12-15萬隻。
(1)東北馬鹿也叫黃臀赤鹿,原產於東北地區的長白山區和大小興安嶺地區。東北馬鹿體大,但生產能力低,目前飼養的大部分已與天山馬鹿雜交改良。
(2)天山馬鹿產在新疆北部,其中以產在伊犁地區和阿勒泰地區的馬鹿生產力高,被廣泛引種到內地。引種到遼寧省清源地區的天山馬鹿,經培育已形成天山馬鹿清源品系,生產能力比原產地又有所提高。
(3)塔里木馬鹿產在新疆南部塔里木河流域,因其生活在乾旱少雨的戈壁地區,具有耐乾旱、耐粗飼料、生產力高等特點,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的培育,已育成塔里木馬鹿品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