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參
吉林參茸網
人參
 
 

人參山參趴貨
  「小栽子」上山和「老栽子」上山,俗稱為「上山貨」、「 家移山」、「山參趴貨」等,是移山參的一個種類。

  小栽子上山(園參苗上山): 挑選二至三年生體形好或經過整形的園參幼苗,移栽到山野林下的自然環境中,任其自然生長一二十年後采收做貨。

  老栽子上山(園參上山):栽培的園參在五六年起貨時或進行第二次移栽時,單株挑選體形好的或經過整形的人參,移栽到野外山林的自然環境下,任其自然生長十多年後采收做貨。

  「小栽子」和「老栽子」的共同特點都是經歷過前後二期不同生長環境的人參,前期在人工管理的參園裡生長了若干年,後期被移植到與野山參相同或相似的環境中繼續生長,即生長環境由人工栽培變為野生自然環境;它們的種子都是來自栽培的園參品種,通常都是選自圓膀圓蘆、竹節蘆、線蘆、草蘆等長脖類品種;它們在栽培條件下生長幾年後,再移植到與野生人參相同或相似的環境中再生長多年;移栽後一直不再動,不澆水,不施肥,不除草,只拔大草,人為地使其生長變得十分緩慢。一般在移植10年∼20年後采收作貨。不同的是二者移栽的時間早晚,「小栽子」上山是移栽未長成的園參幼苗;「老栽子」上山是移栽長成的園參,因此二者性狀特徵也存在著一些差別。

  「小栽子」蘆長碗密,圓蘆較短或無圓蘆,一般具有「二節蘆」或「回脖蘆」,基部可見二個較大而不清晰的蘆碗痕跡,上部蘆碗漸次變小變細密;艼較長大,粗細不勻,多有「毛毛艼」,上蹺或旁伸,下順的少;體質較堅實而小,多為橫靈體或疙瘩體,順體及笨體少,體型偏大;腿粗細不勻,長短不齊,極不靈活,時有擰腿或拼腿的現象,有時可見修整的痕跡;皮質松泡,黃白色或黃褐色,外皮較厚,時有皺皮或粗皮,無光澤;橫紋稀粗且浮淺或近無紋,多為半截紋,時有分佈在肩部的斷紋和延伸到中下部的淺紋;水須較多,不清疏,須條較柔韌,多呈扇面形,「珍珠點」稀疏但較明顯。「老栽子」外形特徵與「小栽子」基本相似,但無圓蘆,蘆頭基部的蘆碗粗大,蘆碗稀疏,體和腿明顯粗短,且多見擰腿或拼腿的現象。皮粗,有較多皺紋,須多而散,多呈扇面形,「珍珠點」稀疏但較明顯。

   圖3-4 移山參(山參趴貨 鮮品)                  圖3-5 移山參(山參趴貨 干品)
           移山參                       移山參

 
人參
 
返回首頁本站聲明公司位置聯繫我們關於本站網站地圖       
  深圳市福源堂參茸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深圳市濱河大道5003號愛地大廈東座1402
  業務聯繫:韓先生  移動電話:86-15943029168/13723771727
  辦公電話:86-755-83556106  圖文傳真:86-755-83397866
  電子郵件:okok99@ginseng99.cominfo@ginseng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