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體,野山參「五形」之一,指野山參的主根和側根,「五形」中「體」的內容包含橫、順、靈、笨、老、嫩六個方面,即所謂的「六體」,所以,野山參「體」的內容應包括體的形態和質地兩個方面。
在「六體」內容中,「橫體」和「靈體」習稱為「橫靈體」,這樣的形體也稱為「武形」;「順體」和「笨體」習稱為「順笨體」,這樣的形體稱為「文形」,這就是業內所稱的「文形參」和「武形參」之分。「老體」和「嫩體」是指野山參的質地老嫩和年份長短而言。
野山參「體」的形態應以「靈」為美;「體」的質地以「老」為貴。所謂「靈」即指「靈秀」和「靈氣」,上品野山參看起來體態玲瓏、野性靈氣、參氣十足。所謂的「老」即野山參的質地「夠老」,生長年限長,內在品質好。
通過對「體」的鑒別,能夠甄別判斷野山參是否具有「靈氣」與「野性」;自然美感是否協調統一;還能夠甄別判斷野山參質地老嫩;是野山參純貨還是充參趴貨等。
【橫靈體】橫靈體的特徵是形若人體、縱向短粗,橫向伸展,多呈菱角形,兩腿分開自然,呈八字分開,分支角度大,分腿靈活美觀、寬闊而不併攏,無擰腿或拼腿現象,極似習武之人,展現了各種颯爽英姿,充盈著生動躍舞的靈氣,歷代醫著所描述的「根如人形者、有神」即是美稱橫靈體。依據分腿各種姿態,可細分為以下七種體型:
菱角體:主根粗短,兩腿均勻上蹺,形成湖中菱角形;
元寶體:主根粗短,兩腿粗短構成八字元寶形;
靈 體:體腿明顯分開,似如人體,兩腿有粗有細,有長有短,參腿短而鈍;
跨海體:兩腿自然分開,分檔角度大;構成跨越之勢;
過梁體:兩腿劈分大,近似180度,構成一字形;
疙瘩體:主根狀如「疙瘩」而緊縮,肩寬圓,腿短;
短柱體:主根短柱狀,稍長,無腿 。
【順笨體】順體多是紡錘形或圓柱形,有的長成體長腿短的胡蘿蔔形;有的長成體長腿也長的牛尾巴形;無明顯分支、體態較長、參體呈圓柱形而順長,參腿間分叉角度小或單腿獨立,習稱順長體。笨體則體態顯呆笨,無小巧玲瓏感,三腿以上,腿多無形,呈支稜八岔狀,分腿不自然,或拼腿或蹺腿,奇形怪狀,缺少美姿,觀之難以引發美感,習稱笨體。
橫靈體多為雙腿,順長體多為單腿,笨體則是三腿以上。雖然順笨體缺少玲瓏秀氣的美感,其中少數主根直而有曲致、須條悠長、遊走蜿蜒的順體,仍不失為俊美上品。多腿的野山參,也偶有玲瓏俊秀狀,蘆長鬚長,腿雖多卻粗短而尖,突顯靈氣,讓人遐想翩翩,讚美為「火龍參」、「姐妹參」、「習武參」等等,毫無拙笨之嫌。
體態是野山參純貨與充參趴貨的重要區別之一,野山參生長在荒野的自然環境中,殘酷的生態環境,使得生長速度十分緩慢,體型小巧尤顯玲瓏,主根粗短精幹,健實,不會鮮嫩白胖,更不會臃腫肥笨,可謂「山參形態顯玲瓏」。野山參的靈氣集中蘊涵於體態之中,典型的野山參體態俊秀、精悍強健,質實玲瓏,野性靈氣,參氣十足,其性狀特徵與充參趴貨有明顯的本質區別;而充參趴貨生長條件優越,土質疏鬆深厚,可以無阻無攔的恣意生發,主根順著山坡長得無拘無束,則多為順笨體體形比較多見。掌握住這一關鍵性的特徵,甄別判斷野山參優劣並不難。
新鮮野山參的主根質地堅實,手感質重,鬚根柔韌,主根的外皮緊湊,細膩光滑,無粗皮;干品野山參主根皮色以黃褐色或荻黃色為佳,主根斷面應呈黃白色,有放射狀裂隙,形成層是黃色。野山參的皮色和表面特徵與生長地域環境關係密切,黑土腐殖質地生長的皮白細膩,所謂「緊皮細紋」或「錦皮細紋」;黃土砂地生長的皮黃顯粗,所謂皮老紋深。野山參皮色老說明生長年份長,皮色嫩說明生長年份短。通過皮色老嫩來鑒別野山參年份長短比較直觀。
新鮮的野山參及時加工而未跑漿,干後顯得很飽滿,否則主根抽溝明顯,顯得乾癟、難看。野山參純貨主根縊縮痕明顯,移山參和各種趴貨縊縮痕則不明顯。主根重量約佔全株重量的1/3—1/2左右。
在野山參市場中,靈體野山參約占50%以上;長順體占30%左右,笨體占20%以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