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參
吉林參茸網
人參
人參
 
  人參根 莖,即主根的莖,指人參主根頂端細長的部分,也稱地下莖,習稱「蘆」、「蘆頭」或「參蘆」,根莖上密佈許多莖痕,習稱「蘆碗」。
  野山參基本的特徵是具有「圓蘆」,最典型的特徵是「蘆長碗密」 ,與移山參、園參有著明顯的區別,通過對野山參蘆頭的鑒別,可對野山參的生長年限、生長環境、是否純貨等做出明晰判斷,這是鑒別野山參重要的依據之一。
  依據野山參蘆頭生長的形態特點,蘆頭分有圓蘆、堆花蘆、馬牙蘆、二節蘆、三節蘆、竹節蘆、線蘆、縮脖蘆、雁脖蘆、麥穗蘆、分支蘆、子母蘆、殘蘆等等。

【圓 蘆】即緊接主根,相對平滑且細長,沒有蘆碗的那一段蘆,習稱「圓蘆」。是野山參的典型特徵。圓蘆是因為野山參生長時間長,早期的蘆碗逐漸退化消失而形成的。園蘆上有緊密的環形稜皺,一般可認為每一稜皺是生長一年的標記,鑒別時萬萬不可忽略,由此可以判斷野山參的生長年限。
  但圓蘆表面的狀態很複雜,並非完全一樣,常常帶各種形態的莖痕,個別的還具有明顯的蘆碗,不過與堆花蘆和馬牙蘆部分比較相對平滑。不論圓蘆本身的樣子如何,野山參的圓蘆部分總是不難分辨的。原因是圓蘆上一般沒有艼(不定根),而緊接其上的堆花蘆則常常有艼,因此可以從蘆的基部向上到第一個較大的艼為止或「以艼帽為界」把圓蘆部分與堆花蘆或馬牙蘆部分區分開。
  年限短的野山參圓蘆會短一些,年限長的野山參圓蘆會長一些,二馬牙品種的野山參都有圓蘆。圓蘆上會有許多潛伏芽,但是絕不長艼。也有些圓蘆細長而且特別的彎曲,成旋轉狀,但不一定是老山參,年老的野山參會有長長的圓蘆而呈彎曲狀,年限短的野山參只有短小的一段圓蘆成挺立狀。
  關於野山參的圓蘆部分是怎麼形成的,一般認為是野山參日久年深,早期的蘆碗變得界限模糊,蘆碗也不再明顯所致,這種說法很容易被常人接受而流傳至今。對這個問題許多移栽野山參和栽培「山參趴貨」的人,他們認為這種說法根據不足。一是年齡較小的野山參(生長20年以上的) 多數都具有圓蘆,為什麼園參無論生長多少年也沒有圓蘆的樣子?有研究學者用放大鏡和解剖鏡觀察新鮮野山參的圓蘆表面,有時可見活動的休眠芽,圓蘆表皮和木栓層並不比圓蘆以上部分老,相反有時更嫩。這種情況如果是出現在乾燥或加工過的野山參商品會懷疑是否為贗品,是否為「接貨」,可是出現在新鮮的野山參上,不得不考慮圓蘆的形成可能另有原因,是否存在著後期的「節間生長」的問題有待實驗證實。在撫松有位專門從事趴貨栽培的參農說「籽貨」長到十幾年就開始有圓蘆,以後這段圓蘆會逐漸伸長。按這種說法,圓蘆是由短變長的,圓蘆上的蘆碗也可能比堆花蘆上的蘆碗年齡更小。

【堆花蘆】「堆花蘆」也稱做「對花蘆」。堆花蘆的特徵是:蘆碗緊密、疊壓擁擠、左右交錯重疊而生,難見完整的蘆碗,但其蘆碗清晰可見,邊緣有明顯的稜脊,因這些蘆碗擁擠著堆在一起,故名「堆花蘆」。
  堆花蘆是野山參中期生長年齡的表達,處於退化的過程之中,多為近10-20年之間脫落的莖基。堆花蘆不難識別,通常蘆上長出不定根(艼),或多或少。

【馬牙蘆】馬牙蘆位於堆花蘆上方,是蘆頭最上端部分,特徵是:碗大清晰,邊緣稜比較平齊,中心凹陷,形如馬牙,習稱「馬牙蘆」。馬牙蘆是野山參生長過程中新脫落的莖痕,是近期生長年齡的表達,多為近10年之間脫落的莖基,也是野山參的典型蘆頭之一。

【三節蘆】在根莖上同時具有圓蘆(或竹節蘆)、堆花蘆、馬牙蘆者,稱為「三節蘆」。三節蘆應為野山參最標準的蘆,也是構成野山參「五形」之美所必備的條件之一,其下部為圓蘆,中間為堆花蘆,上部為馬牙蘆。所以一株野山參無論其大小能長出三節蘆者,它的生長年齡至少應在五十年以上。但這只能是相對而言,要估斷一苗野山的年齡必須整體觀之。

【二節蘆】僅具有圓蘆和馬牙蘆或圓蘆和堆花蘆的蘆頭稱為「二節蘆」。實踐也中常見有單一堆花蘆或單一馬牙蘆,但從未見過單一圓蘆而無其它蘆的野山參。具有二節蘆的野山參,一般是生長年限較短,約30年左右或稱小捻子,其蘆頭短,下段為短小的一節圓蘆,上段或馬牙蘆或堆花蘆,看起來年少體嫩。隨著歲月的推移,生長年限長了,慢慢會進化為完整的三節蘆,幼嫩的野山參只能是二節蘆。

【雁脖蘆】蘆頭細長,由於蘆頭防凍收縮或其蘆部受外界壓迫,只能彎曲而生,因而造形美觀,形如大雁的脖子,因而稱其為「雁脖蘆」。雁脖蘆是野山參蘆頭的一種形態,具有雁脖蘆增加其美感,工作中常見到雁脖形的三節蘆和雁脖形的二節蘆。具有雁脖形三節蘆的野山參無疑是一株上品貨。

【竹節蘆】蘆碗節距寬長,結節膨大,形如竹節突起,竹結狀碗節自下而上左右交錯排列,從蘆的根基直到蘆的頂端呈竹節狀,故名「竹節蘆」。竹節蘆是由於土壤疏鬆,土層深厚,光照強、濕度低,蘆頭長得快,蘆碗與蘆碗之間距拉得開而形成。野山參很少見到會有竹節蘆,但偶爾也會出現,蘆頭下部分是圓蘆,蘆頭上部分長成竹節蘆,原因是野山參在生長過程中表土被野獸刨過或者放山人挖參,刨起的松土蓋在漏眼的小參上所致。此類貨品雖然蘆長,但不一定是優質野山參。

【線 蘆】蘆頭頂端有三、四個開花蘆碗,蘆碗碩大,形似馬牙;從主根開始,底部圓蘆部分細長如線,平滑光潔,節痕不明顯,形如線狀,故稱「線蘆」,線蘆的形成一是源於品種,二是生長於山坡窪地,分解的養分不多,土壤通氣不良,濕度高則長線蘆。所以,線蘆野山參的主根長得很慢,體形都不大,故在實際中很少見帶線蘆的大山參。線蘆一般沒有堆花蘆段落,這也是線蘆獨具的特點。具有線蘆的野山參一般為優質野山參。

【縮脖蘆】「縮脖蘆」,顧名思義,是形容野山參的蘆頭很短,是由於野山參的蘆頭受到外界條件限制,沒有得到正常的發育而形成。多是野山參生長在肥沃而淺薄的腐殖質層,且土質較硬,下面多是岩石、生硬黃土、硬質砂土等,人參主根無法正常向下收縮,蘆頭又不能生長在土層之上,被迫擠壓生長,至使蘆頭無法正常發育,只能長成一小段象徵性的圓蘆,蘆長不過1-2厘米或更短,顯著特徵是粗大、敦實。
  由於「縮脖蘆」不能正確的表達野山參的生長信息,所以無法依據其蘆頭鑒別判斷參齡,這樣的野山參的參齡只能從紋、體、須等方面來綜合估斷。

【殘 蘆】「殘蘆」是人參蘆頭受到損傷所致。它多受人或是動物所踏踩,或蟲吃鼠咬而斷,使其蘆頭或芽胞被破壞,主根在地下蟄伏,經過多年的孕育再生出新的蘆頭(也稱做「後憋蘆」)。有的野山參可能遭遇多次挫折,蘆頭傷痕纍纍,歷經磨難,這樣的野山參往往在原有未被破壞的所殘留的蘆上會再生出雙蘆或多蘆。同樣,殘蘆也是無法正確的表達野山參的生長信息,只能作為參考,其參齡的判斷,只能從體、須、紋等方面綜合估斷。

  百年以上的老山參有自然雙胎、雙蘆的;因年限久遠並生長良好,也有同時生有多個地上莖,蘆頭呈多個分支樣,特稱「分支蘆」;也有大蘆上又復生若干個小蘆的,又稱「子母蘆」;還有一種蘆形成一頭圓鈍、一頭尖的麥穗狀蘆碗,形似麥穗,稱為麥穗蘆,但在野山參中很少見。

  野山參根莖秋脫春生,年復一年,莖基殘留,緩慢生長。由於生長年限久遠,生態環境複雜,所以蘆頭長短不一,形態複雜多變。通常「蘆碗」的數量是隨著參齡增加而增加,一般一個蘆碗可代表一年;蘆碗數量多,表示生長年限長;蘆碗排列緊密,表示是自然生長;如果蘆頭短、蘆碗少,蘆形明顯細長,則說明生長年份短;蘆碗分佈稀疏,則有可能是人工覆土之故;如果出現「轉蘆」,則可能是生長過程中被移動了。無論是圓蘆、堆花蘆、馬牙蘆、線蘆上面多生有小疙瘩瘤,這是野山參蘆的特點之一。

  野山參蘆頭的情況很複雜,規律性不太明顯,尤其是「縮脖蘆」和「殘蘆」根本就沒有規律可言。並非支支野山參都有圓蘆,蘆頭的形態、長短既是歲月的積累,也是環境氣候變化使然,不能一概而論,因此,鑒別時單憑蘆頭的性狀、特徵難以準確判斷,還要同時參考其它方面。

 
人參
 
返回首頁本站聲明公司位置聯繫我們關於本站網站地圖       
  深圳市福源堂參茸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深圳市濱河大道5003號愛地大廈東座1402
  業務聯繫:韓先生  移動電話:86-15943029168/13723771727
  辦公電話:86-755-83556106  圖文傳真:86-755-83397866
  電子郵件:okok99@ginseng99.cominfo@ginseng99.com